-
大車司機愁哭了的難題,就這么簡單?
發布時間:2017-10-13 | 信息來源:東莞市強鷹石化有限公司 | 點擊量:636針對貨車司機來講,很多司機覺得機油壓力越高越好,不亮紅燈,發動機油壓表壓力高且穩定,跑起來感覺帶勁,就認為這是油品質量好,并以此來判斷柴機油質量的好壞。
那么這樣判斷到底科不科學呢?
從發動機潤滑的原理來講
機油壓力的大小,是由機油的粘度決定的,通俗的講,稠一點,粘度就大,壓力就大,但是如果機油粘度過大,發動機活塞在運動的過程中活塞受到的阻力就大一些,也就意味著會浪費更多的燃油。
很多潤滑油的專業資料顯示,80%的發動機磨損主要來自于發動機的冷啟動,那么推出更簡單的道理:潤滑油越稠,冷啟動時泵到潤滑所需部位的時間越長,冷啟動造成的摩擦對車輛發動機的損壞越大。
我們再看看市場上潤滑油的進化路線
原來都是單級油,現在都是15W40/20W50的多級機油,多級機油與單級油的根本區別是:多級機油在低溫情況下粘度不會太高,高溫情況下粘度也不會太低,也就是說,多級機油正是照顧了低溫流動性能,降低冷啟動帶來的摩擦才應運而生。
發動機冷機啟動時,多級機油20W50比單級油50實際感官粘度要稀,所以不斷的進化代表了市場發展的趨勢,證明油品并不是越稠越好,從而證明壓力不是越大越好。
可以舉個例子,有人剛買一臺新車,如果直接給他換上15W40的油品,壓力剛剛好,感覺也很好,而且還省油,對發動機的保護非常好,從此之后一直可以都用15W40的油,也不必使用20W50的油品。
但是如果給這臺同樣的車,把15W40換成20W50的油品跑一段時間,再使用15W40,用上去,很有可能就會亮紅燈顯示機油壓力低,其實是換用20W50油后出現異常磨損了。
還會有些情況,比如說有臺車經常在經銷商處換油,一直在使用某一個品牌A的20W50,突然有一次更換為另一個品牌B的20W50,機油燈亮顯示壓力低,把油放出來,再換回A就正常了。
這種情況非常常見,廠家或者經銷商一般為了做市場維護客戶,往往都是認賠一桶油了事,可是說不清楚其中的原因,甚至拿去檢測油品都是好的,其實這個還是和油品本身的粘度有關系,和質量沒有直接關系。
這里來講一個比較專業的知識,在潤滑油的粘度級別中,20W-50表征100℃時,機油的粘度范圍為16.3-21.9,也就是說同級別的機油粘度都是一個廣泛的范圍,并非一個固定的數值。
不同廠家采取的具體調和粘度可能也存在較大差異,使用效果也會有所差異,低粘度的更省油對新車更好,高粘度的對超載車和舊車更好, 這就很容易解釋上面的那個問題了。
我們也可以同樣分析另一個問題,大家有可能發現有一種現象,同一品牌的油品,級別對應的越高,油品看上去越稀,比如說CF-4 20W50 和CI-4 20W50對比,同樣是20W50的粘度,但是兩種油在感覺上,稀稠度完全不同。
這是因為油品的級別越高,使用的基礎油檔次就越高,比如調和CF-4的時候就可以使用礦物油,而礦物油本身的傾點基本都是在-20℃以上,但是調和CI-4的時候,就必須使用加氫基礎油以上的油調和。
而這些油的本身傾點都在-30℃以下,那么盡管他們調和之后的粘度級別是一樣的,但是本身油品的品質就決定了他們之間常溫粘度的差異。
誤區
目前部分司機對柴油車壓力方面的一個誤區:由于國內市場的柴油車超載現象嚴重,大部分司機們對機油壓力方面存在一個重大的誤區,就是覺得機油壓力越高越好,其實這是嚴重錯誤的。
機油是講究均衡的,把機油的粘度調高其實很容易,在粘度改進劑方面著手,提高粘指劑的加入量即可,但這樣反而會引起使用過程中壓力降低的現象。壓力與粘度大小的綜合考量才是正確的。
上一篇:油基切削液與水基相比各有何特點?下一篇:面對新客戶,我們要注意什么?相關資訊